作者
李婧婷
文章摘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古如歌作为蒙古族长调民歌体裁中古老的形态之一,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本论文以杭锦旗“古如歌”为例,深入探讨蒙古族音乐的独特价值与传承现状。古如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杭锦旗民众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在节庆仪式和世俗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古如歌的研究,分析其艺术特色、传承现状及保护现状。
文章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如歌;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乌丙安著.民俗学原理[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 年.
[2] 乌丙安著.中国民俗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年.
[3] 哈·丹碧扎拉申主编.蒙古民俗学[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 年.
[4] 敖其主编.蒙古民俗[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 年.
[5] 布仁青格勒著.鄂尔多斯民间古如道初探[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 年.
[6] 玛希吉日嘎拉著,音乐之源--民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年.
[7] 孟克图雅.鄂尔多斯民歌集成(第四)--杭锦古如都[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 古日巴斯尔.古如道[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年.
[9] 布仁青格勒著.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艺术探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年.
[10] 钟敬文著.建立中国民俗学派[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1]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年.
[12] 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词典[M].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发行.2022 年.
[13] 朝戈金.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朝戈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 年.
[14] 理查德·鲍曼著,杨丽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15] 张举文著.民俗研究十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16] 乌兰杰.关于鄂尔多斯杭锦旗古如歌年代小考,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 年 03 期.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