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任博思,李心悦
文章摘要
本文围绕“教育评价”的内涵、国际演进与中国语境下的制度重塑展开系统梳理。在概念层面,文章将教育评价界定为以育人价值为导向、以证据为支撑的系统性判断与改进实践;在历史脉络中,依次总结了测量取向、目标取向、判断与决策取向以及协商建构取向等阶段的核心理念与局限;在中国语境中,归纳出自恢复高考以来由理论译介到体系重塑的四个阶段性特征,并指出以破“五唯”为牵引的新时代改革强调分类、增值与全过程评价。据此,文章提炼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四项趋势:主体多元化、范围综合化、方法融合化与功能发展化。研究表明,只有实现价值性与证据性的耦合、过程与结果的统整以及反馈与治理的闭环,评价才能真正服务学习改进、教学优化与教育治理现代化。
文章关键词
教育评价;价值判断;第四代评价
参考文献
[1] 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6):22-26.
[2] Tyler,R.W.Changing concepts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6,10(1):1-13.
[3] Cronbach,L.J.Course Improvement through Evaluation[M].Boston:Kluwer-Nijhoff,1983:101-115.
[4] Stufflebeam,D.L.A depth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requirement[J].Theory Into Practice,1966,5(3):121-133.
[5] 冯晖.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辨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2,11(05):26-30.
[6] 吴钢.现代教育评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8] 冯晖.第四代教育评估理论及其应用效应[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4(05):29-34.
[9] 黄光杨(主编).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 蔡敏,冯航贞.美国中小学“学生学习目标评价系统”的建构及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3):13-18.
[11] 陈如.教育评价模式与发展特征探析[J].江苏高教,2000(01):71-74.
[12] Guba,E.&Lincoln,Y.S.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2008.
[13]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1-12.
[14] 刘川,王仕尧,张承德.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9(3):75-76.
[15] 赵鑫,李奇.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回归与重塑[J].北京教育(高教),2022(04):8-1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