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意义、要求及策略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狄孜鑫
文章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体系广博,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中小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具有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品格、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自觉、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重要意义。同时,为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小学校要确立系统性、基础性、实践性、丰富性的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循序推进,加强软硬条件建设、做好支持工作,创建共同体、形成合力,利用新媒介、推广宣传,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文章关键词
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5-08-25].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5/c_1129079429.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03). [3] 光明日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25-08-25].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1/26/nw.D110000gmrb_20170126_3-01.ht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5-08-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5] 张滢.21 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发展研究——从“三进”的角度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05): 8-15+25. [6] 谭红樱,田穗.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综述[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01):152-156. [7] 李凯,郑智超.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价值、挑战及其突破[J].教育理论与广实践,2019,39(17):6-8. [8]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9] 任翔.探索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模式[J].人民教育,2022,(06):29-32. [10] 明成满,赵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路径探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5):5-7. [11] 赵静,王婷婷.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21:210-212. [12] 方中雄.从国家文化战略格局出发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中小管理,2017,(08):31-34. [13] 祝安顺,陈淑珍.问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中小学管理,2014,(08):15-17. [14] 丁奕然,吕立杰.中小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态度的现状、模型建构与对策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21,(06):83-89+143. [15] 韩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教育面面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17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