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基于个案研究法的探索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唐若涵
文章摘要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面临严峻的传承与保护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的数字化保存与创新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数字敦煌”、“故宫沉浸艺术展”及《富春山居图》AI修复三个案例,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中的应用模式、优势及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AI技术在提升非遗展示的创新性、增强沉浸互动体验及推动全球化传播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资料资源不足、技术成本高昂及文化伦理争议等挑战。最后,本文提出推动跨学科合作、制定数字化标准普及低门槛技术的建议,以促进非遗文化在数位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关键词
人工智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国立国会図书馆.国立国会図书馆中期総括评価[EB/OL].[2021-08-02]. [2] 国立国会図书馆.活动実绩评価について[EB/OL].[2021-12-23]. [3] 卢杰,李昱,项佳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数字化保护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193. [4] 马晓娜,图拉,徐迎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现状[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9(2):121-142.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21-11-05]. [6]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7] 赵跃,吴晓梅,朵婷&王静媛.(2023).拥抱文化数字化战略:非遗数字化实践回顾与前瞻.图书馆建设(06),80-87+9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