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铭玉,杜春颖,彭仁昊,谭心怡
文章摘要
自2015年中央提出重点改善“最后一公里”要求以来,北京市已持续十年优化交通出行条件、提升公交服务效率。然而,尽管城市公交发展整体缓解了“出行难”,主要交通站点因设置不理想及客流压力过大仍频现拥堵,有些站点覆盖不足区域更因缺乏有效接驳导致步行距离过长,严重制约居民出行便捷性。面对市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深入了解居民偏好、提升系统韧性是推动公交系统发展的必要基础。本研究结合问卷调研与文献调研构建研究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北京市“回天”地区霍营地铁站周边区域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该片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交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文章关键词
城市问题;地铁站;“最后一公里”;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 任晓栋.基于MaaS理念的产业园区“最后一公里”出行服务探索与思考[J].交通与运输,2024,40(04):88-93.
[2] 岳丽莹,朱宇,李开明.上海市不同出行方式通勤效率数据集(2015)研发[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4, 8(04):414-421+542-549.
[3] 赵丽娜,康丽,曹建青.基于TODIM方法的出行方式选择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22):77-81.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