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ISSN:2737-4297(P)

EISSN:2705-1358(O)

语言:中文

作者
易庆鑫
文章摘要
本研究聚焦湛江市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N=205)与文献分析法,系统揭示其面临的三大核心困境:消极身份认同、内驱力不足及专业技能匮乏。基于全纳教育理念与技术赋能视角,提出“精准化-生态化”发展范式,整合三大创新对策:1.技术赋能:开发“数字孪生实训系统”(VR虚拟教室),显著提升教师课堂管理效率27%(P<0.05);2.制度创新:构建“能力本位薪酬体系”,通过熵值法量化绩效,实现差异化激励;3.协同生态:建立“高校-特校-科技企业”(US-S)创新网络,孵化情绪识别机器人等教具,形成可持续循环。本研究为特殊教育教师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湛江样本”,契合《“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目标,兼具理论前沿性与实践指导价值。
文章关键词
非特教专业教师;职业倦怠;数字孪生;能力本位薪酬;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 曹铭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107-108. [2] 陈琛,王卫东.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新进展和新路向[J].现代特殊教育,2023(06):16-22. [3] 杜满慧,刘兆宇.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04):121-124. [4] 冯雅静,王娇娇,朱楠.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国际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回眸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23(07):80-88. [5] 郭殷飒.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转岗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