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于高校团学工作创新建设视角

ISSN:2737-4297(P)

EISSN:2705-1358(O)

语言:中文

作者
克热木·木尼亚孜,麦力甫汗·木拉丁,翟 翟
文章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理论支撑,亦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立足于高校共青团和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视角,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显示,新媒体为高校共青团和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多样性冲击等挑战。通过创新工作模式,例如运用新媒体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活动、构建有效的信息监管机制等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旨在为高校共青团和学生工作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章关键词
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学工作;新媒体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 8 月 29 日. [2] 晏扩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政治哲学探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7(1):70—79. [3] 孟凡东,柏静,康基柱.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百年逻辑起点[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3):1—12+24. [4] 王瑞萍.后现代语境下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甘肃社会科学,2020.(2):111—118. [5] 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83—94. [6] 李京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价值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5):97—104. [7] 何星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的形成与创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5—12. [8] 严庆.本体建设与意识铸牢: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6):13—21. [9] 赵红伟.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1):20—25. [10] 热依木·努尔麦麦提,郑生忠,窦文阳,赵超.筑牢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S1):5—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