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兴丽
文章摘要
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本文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民间童谣为研究对象,探讨童谣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路径及保障措施。研究认为,将童谣特别是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民间童谣融入学前教育课程,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优质资源。通过明确融入目标、筛选适宜内容、创新教学路径并建立完善保障,可实现童谣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有效渗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
文章关键词
童谣;学前教育;课程融合;民间文化;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赵大刚,孙津,张倩.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实施途径探索——以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5,(02):130-132.
[2] 林闽娟.童谣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策略探索[J].教师,2023,(27):126-128.
[3] 李奕奕.学前教育专业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索——以“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课程为例[J].天南,2023,(03):155-158.
[4] 杨洁.课程思政视角下非遗文化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数据,2023,(02):113-114.
[5] 郭杰.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实践与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2):153-154+15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