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卫平
文章摘要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以及新型电力负荷的深度融入,使得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愈发复杂,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成为维护其安全与经济性的关键。本文首先重构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类框架,并从传统理论及现代计算技术两个角度,概述了功角、电压及频率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同时剖析了机理分析模型与数据智能评估技术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总结了控制策略改进、电网结构优化及源网荷储一体化三类提升稳定性的策略,并比较了它们在响应速度、应用条件及抗干扰能力上的不同。研究指出,机理分析在阐释系统动态变化方面更具优势,而数据驱动技术则在处理复杂不确定性时展现出更高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文章关键词
电力稳定性;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机理建模;数据智能;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 袁铁江,张文达.新型电力系统源-储-荷协同规划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5,45(17):6664-6683.
[2] 杨徳健,李超全,牟佳男,等.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电压源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暂态电压支撑策略[J/OL].电力自动化设备,1-13[2025-10-21].
[3] 杨蒙蒙,邓三星,赵志峥.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装置的协调运行[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0):3920-3922.
[4] 高浩翔,李瑨,段红宇,等.基于分层分区的地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电压无功控制方案[J].科学技术创新,2025,(20):104-10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