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军军
文章摘要
本研究聚焦内蒙古褐煤中有机硫、黄铁矿硫及硫酸盐硫的赋存机制,通过实验表征与理论分析解析其化学键合方式、微观分布规律及环境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低煤化程度导致有机硫以C-S共价键嵌入大分子网络,黄铁矿晶体嵌布于基质引发物理分离难题,硫酸盐硫因溶解迁移呈现非均质分布。基于此构建差异化脱硫体系:热解-催化协同工艺定向断裂有机硫C-S键,重力-浮选联合流程提升黄铁矿回收率,水洗-离子交换耦合方案强化硫酸盐脱除效率。多技术联用突破单一形态硫脱除瓶颈,为褐煤清洁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路径。
文章关键词
褐煤;赋存特征;脱硫技术
参考文献
[1] 罗来芹.新峪煤硫的赋存形态及其微波脱硫中硫的迁移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2] 么秋香,杜美利,王水利,等.高硫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可选性评价[J].煤炭转化,2013,36(01):24-27+38.
[3] 齐欣,李春虎,刘涛,等.磷酸活化褐煤半焦用于柴油吸附脱硫的研究[J].化学工程,2008,(11):1-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