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 静
文章摘要
长江中游地区冬夏“双峰”能源需求突出,传统“分产供能”模式存在效率低、碳排放高的痛点。本文聚焦燃气轮机冷电联供(CCHP)系统,构建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拆解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及环境外部成本,结合蒙特卡洛模拟分析天然气价格、机组效率、运行小时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成本占总成本40%-50%,受软土地基处理、气候适应性设计等因素推高;天然气价格每上涨0.1元/Nm³,20年总成本现值增加8%-10%;发电效率提升1%可降低总成本3%-4%;年运行小时数每增加500小时,单位成本下降5%-6%。内部收益率约12.8%,系统经济性可行,并针对性提出设备选型、运行优化及政策支持建议。研究为长江中游地区清洁高效供能规划提供了量化决策依据。
文章关键词
燃气轮机;冷电联供;长江中游;成本量化
参考文献
[1] 姜子卿,郝然,艾芊.基于冷热电多能互补的工业园区互动机制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6):260-267.
[2] 孙鹏飞,隋合轼,杨东升,等.多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优化与分析[J].控制工程.2016,(10):1584-1590.
[3] 王志贺,刘元园,唐沂媛,等.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容量配置[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7,(8):104-110.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