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耀文
文章摘要
矿物掺合料作为高性能自密实堆石混凝土的核心组分,其种类与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与耐久性能。本文系统综述了粉煤灰、矿渣、硅灰、稻壳灰、钢渣粉、偏高岭土等单掺及复掺体系对SCRCC力学性能(抗压/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与耐久性能(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抗硫酸盐侵蚀)的影响机制,分析了掺合料物理化学特性(颗粒级配、活性指数、微结构特征)与混凝土性能的内在关联,结合典型工程案例探讨了多掺合料协同优化技术。研究表明,复掺技术(如粉煤灰+矿渣+硅灰)通过“活性互补+颗粒级配优化”可提升综合性能30%以上,低碳化、功能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复掺效应;低碳化
参考文献
[1] 李恭琴,李恭丞,熊浚源,等.堆石混凝土坝料场骨料试验成果及应用分析[J].四川水利,2025,46(03):17-20.
[2] 温维康.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坝层间水平施工缝处理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5,(04):178-180.
[3] 谭琪,郭伟强,代学然,等.再生骨料粒径对堆石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四川建筑,2025,45(01):215-218.
[4] 李淋,梁小孔.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坝建设生命周期环境效益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4,(11):72-7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