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光伏随坡就势阵列间管桩高差及垂直度施工控制方法

ISSN:2705-0998(P)

EISSN:2705-0513(O)

语言:中文

作者
孙炳贵
文章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复查地形山地光伏电站建设中,如何有效控制阵列间管桩的高差及垂直度来保证光伏支架基础(管桩)随地形起伏变化(随坡就势),更好地调整光伏组串间高差,以实现光伏电站整体施工工艺的方法。首先,文章全面详细剖析了管桩高差和垂直度控制对山地光伏电站施工质量和建设成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施工控制方法。同时,本文提出了通过山地光伏数智建设系统研究,形成加密地勘测量点,自动生成随坡就势趋势模型,从而指导现场对管桩及阵列间高差、波浪度及垂直度的偏差通过数字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调整,实现光伏现场整体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提升。旨在为复杂地形山地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关键词
山地光伏;阵列间管桩;高差;垂直度;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建朋,王明介.随坡安装山地光伏电站阵列间距的计算[J].华电技术,2019,41(3):76-80. [2] 戚宏勋,朱伟暐.山地集中式光伏项目 EPC 建设关键点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8):150-152. [3] 胡明勋,舒磊,徐文杰,等.山地光伏发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研究[J].智能制造,2021(4):79-86. [4] 李雪英.山地光伏电站方阵布置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27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