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文华,皮荣宇
文章摘要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是共同富裕下乡村全面振兴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乡村全面振兴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优化、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是与乡村全面振兴最紧密的教育类型,直接对接乡村基层治理、人才需求、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等领域,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的双向赋能是相互促进、资源互补、协同共生的动态关系,本质是教育与经济、社会系统在乡村振兴场域中的动态共生过程。在共生理论视阈下,应发挥协同叠加效应,从党建协同共建、文化传承共享、人才衔接共育、校地利益共结等全面赋能提升,破解乡村发展难题、解锁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密码。
文章关键词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乡村全面振兴;双向赋能 ;协同共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J].中国人才,2025,(02):7.
[2] 钱绍祥,仇莺璇.协同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方略[J].职业技术,2024,23(05):9-15.
[3] 张蕾.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与行动路径——基于共生理论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25,53(07):274-278.
[4] 吴文华,蔡湘湘,皮荣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职业教育,2024,23(10):15-19+34.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5,(07):4-9.
[6] 蒋大勋.高职院校非遗技艺传承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以苗族银饰技艺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5):138-140.
[7] 刘芳,吴淑娥,梅迪.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以康复工程技术课程为例[J].大学,2023,(11):181-184.
[8] 吴文华,吴一生,吴勋阳.脱贫攻坚背景下职业院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研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区域治理,2020,(5):242-245.
[9] 杨洁.党建结对共建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矿工,2024,(12):5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