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绣文化在西班牙语国家的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

ISSN:2982-3846

EISSN:

语言:中文

作者
张佳欢,周 宇
文章摘要
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文化锚定”理论框架,系统探讨贵州苗绣在西班牙语国家的深度传播机制与策略构建。该理论主张,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依赖于在目标文化语境中寻找到可被识别、解读与接纳的符号锚点,从而实现异质文化元素的有机嵌入与意义再生。苗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纹样系统深植于苗族宇宙观与族群记忆,具有高度的文化编码性。然而,其在面向西语世界传播时遭遇结构性困境:一方面因产品创新不足、现代表达缺位而难以引发消费共鸣;另一方面因传承人危机、跨文化转译能力薄弱及品牌体系缺失,致使其文化叙事难以有效触达国际受众。为突破上述瓶颈,应依托符号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方法,推进双向对比与在地化调适策略。将苗绣核心符号与拉美文化中所代表的“灵魂蜕变”进行语义关联,并借助弗拉明戈、文学节庆等本土艺术平台进行融合展演,从而实现从文化符号的互文性解读到情感共鸣,最终达成市场认同与价值共融。该研究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提供了理论参照,也为苗绣参与全球手工艺价值链、助力文化乡村振兴开辟了实践路径。
文章关键词
非遗文化;传播机制;策略研究;非遗文化;文化互鉴
参考文献
[1] TVERSKY A,KAHNEMAN D.Judgment under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J].Science,1974,185(4157):1124-1131. [2] 贵州省民间文学组,等.苗族古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 [3] Lizardo,Omar,Strand,Michael.Skills,Tookkit.Contexts and Institutions: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Cognition in Cultural Sociology[J].Poetics,2010,38(2):205. [4] 滕楚弋.产业化背景下松桃苗绣文化变迁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23. [5] 姚绍将.文化产业振兴视角下的苗绣传承保护路径[N].中国文化报,2023-08-03(007). [6] 李慧君.神话、图像、仪式——台江苗族“蝴蝶妈妈”信仰的传承载体与机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3,37(05):116-124. [7] 刘文喆,韩骜.内生式发展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J].江西农业,2024(23):182-184. [8] 董婷.贵州苗绣纹样传承发展路径研究[J].纺织报告,2025,44(07):146-14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