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第一》呈现的中国性与文化认同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陈书田
文章摘要
对《家庭第一》所体现的华人主体视角下的物质、精神和语言层面的中国性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解析其中国性的根本来源,探寻小说集对于中国性的认同情况。经深入分析得知:小说集对于物质层面的中国性以及重视亲情的中式家庭观念呈现出明确的文化认同,肯定了华人移居初期的艰苦付出并展现历史认同,表达了母语失却所引发的归属焦虑而体现了母语认同,也传递了关于中国传统包办婚姻、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望子成龙的观念等中国性的深刻思考。
文章关键词
泰国文学;华人;中国性;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 金勇.泰国对华人群体“中国性”认识的嬗变——以泰国文学中的华人形象为例[J].东南亚研究,2021. [2] 朱文斌.东南亚华文诗歌及其中国性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3] 张敏杰.中国古代的婚姻与家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 门德来,唐岚.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之红色崇拜[J].南方论刊,2010. [5]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92. [6] 王赓武,林金枝.东南亚华人认同问题的研究[J].南洋资料译丛,1986. [7] 周宪.文学与认同[J].文学评论,2006. [8] 纳里蓬·腊瓦他纳侬.家庭第一[M].曼谷:SALMON 出版社,2022. [9] Ien Ang.Can One Say No to Chineseness?Pushing the Limits of Diasporic Paradigm[J].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 [10] Jonathan Friedman.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M].SAGE Publications,199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