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非遗”保护的现状与路径——以包头土默特右旗“非遗”二人台为例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邬佳铃
文章摘要
在2024年内蒙古城镇化率达68.2%的背景下,包头土默特右旗“二人台”面临农村文化空间萎缩与传承断层的双重挑战。本文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节会驱动模式、博物馆静态保护、基层文化空间培育三类实践案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估传承主体贡献度,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可持续路径。研究发现,节会驱动模式带动消费1.43亿元,基层文化大院年均演出超30场次,30岁以下传承参与者占比提升至28%。研究结论表明,需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区参与”的协同体系,通过文化资本转化与空间重构实现非遗可持续传承。
文章关键词
非遗;二人台;发展路径;城市化
参考文献
[1] [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3] 魏琳琳.蒙汉杂居区民间音乐风格与社会变迁[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01):12-18. [4]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文旅局.第七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暨沿黄省区地方戏展演活动统计公报[R].202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