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捷威
文章摘要
本文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国网络空间安全议题展开论述。随着AI技术驱动网络技术加速迭代,其在赋能社会各领域的同时,也显著改变了网络威胁的形态与规模,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文章以2017年《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为背景,指出当前立法与实践需应对的已不仅是传统的数据泄露与攻击,更包括由AI生成的深度伪造、自动化漏洞挖掘、智能社会工程学攻击等新型高风险威胁。通过对典型安全事件的剖析,文章揭示了在AI浪潮下,传统防护体系在动态响应与智能对抗方面的不足。本研究提出系统性建议,强调必须将AI技术本身深度融入防御体系,发展基于AI的智能威胁检测、自动化响应与主动预测能力;同时,亟需构建适应AI时代的动态法规框架、提升全民AI安全素养、并推动全球在AI安全治理上的合作,以期构建一个能够应对智能化威胁的弹性网络空间。
文章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网络威胁;人工智能
参考文献
[1] 刘邦奇,黄倩倩,张金霞.GenAI 教育应用伦理风险多主体协同治理框架及实践策略[J/OL].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11[2025-09-26].
[2] 金歆.以法治思维应对网络安全新问题[N].人民日报,2025-09-25(019).
[3]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文件元数据隐式标识文本文件》等 6 项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发布[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5,(09):7.
[4] 于颖.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N].文汇报,2025-09-21(005).
[5] 苏德悦.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N].人民邮电,2025-09-19(001).
[6] 刘莉.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2025,37(18):212-214.
[7] 陈健.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殖民主义的生成原因与中国应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5,(09):122-132+152.
[8] 卢醒寒,史献芝.立德树人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理与路[J].江苏高教,2025,(09):110-11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