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欣怡
文章摘要
技术发展下世界变得透明,人们逐渐利用技术这个工具在虚拟社区进行线上印象管理。本文发现在技术中介下,微博社区中成员进行线上自我呈现具有便捷性,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现实社区的脱离,但仍受到现实社区文化和制度的制约。微博社区成员的具体动机可分为获得型动机和防御型动机。成员进行印象管理来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或减少他人对自己的负面印象,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自我追寻的需求,改善虚拟社区成员在现实生活的社交状况。
文章关键词
虚拟社区;自我呈现;技术中介
参考文献
[1] Alison Attrill.The Manipulation of Online Self-Presentation:Create,Edit,Re-edit and Present[M].Palgrave Pivot,London.
[2] Bertolt Brecht.The Power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17:101-103.
[3] 卞冬磊.作为存在的媒介时间:手机与社交媒体的时间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11):56-70.
[4] Chen,Chih-Ping.(2016).Playing with digital gender identity and cultural value.Gender,Place&Culture,23(4),521–536.
[5] 欧文·戈夫曼(2016):《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 许加彪,张海霞.作为社交面具的“媒体脸”:美颜相机规训下个体的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J].新媒体与社会,2022(02):299-310.
[7] 李武,杜兰娟,谢泽杭.微信好友多样性会影响用户对选择性呈现功能的使用吗?——基于语境坍塌视角的探讨[J].新媒体与社会,2022(01):249-269.
[8] Leary.Self-presentation,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ur.Madison,[M].WI:Brown and Benchmark,1995.
[9] Arkin,R.M.Self-presentational styles.Tedeschi,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J].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311-333.
[10] 孙瑾,陈丹丹.信息沟通策略与亲社会行为研究——基于印象管理理论的视角[J].学术研究,2025,(07):97-105.
[11] 廖丁莹.拟剧理论视角下搭子社交的互动模式与身份构建[J].新媒体研究,2025,11(11):64-69.
[12] 康凤娟.戏剧理论视角下小学高段“问题学生”学校生活的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5.
[13] 靳华丽.自我保护与社交逃避的交织:关于用户微信状态中辍行为的研究[J].视听,2025,(13):105-108.
[14] 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1):56-6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