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向丹麦八世纪的枪声——《海鸥》主人公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命运的共同点比较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张玮瑄
文章摘要
《海鸥》与《哈姆雷特》都是至关重要的经典戏剧作品。两部戏剧中主角最后都走向了死亡,其中,无论是特列普列夫还是哈姆雷特,都有着恋母情结,这种情结在剧本的推进过程中逐渐加剧,并成为他们内心冲突的重要因素。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列普列夫和哈姆雷特都开始发疯,他们的发疯不仅是内心冲突的体现,也是他们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表现。最终,他们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以自我了结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文试图从恋母,性格,情节这三个角度去分析《海鸥》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情节。
文章关键词
恋母情结;疯子;悲剧;抑郁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第 140 页. [2] 契科夫:《海鸥》,焦菊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 18 页. [3] 刘天池.《海鸥》与《哈姆雷特》之比较[J].四川戏剧,2012,(04):61-63. [4] 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第 25 页. [5] 郑金霞.由“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看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2):147-14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