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 伟
文章摘要
“访惠聚”驻村工作作为新时代治疆方略的核心实践,通过制度优势转化、情感治理与智慧技术三维协同,推动新疆基层治理现代化。其机制包括:构建”五级联动”治理网络,整合资源破解基层治理“末梢失灵”难题;依托“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情感纽带强化共同体意识,形成“共情—共治—共享”格局;运用“智慧党建”等数字化平台实现民生诉求精准响应。优化路径显示:治理结构扁平化、智慧场景创新、文化认同深化及人才振兴战略,推动“访惠聚”与乡村振兴衔接,为边疆治理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文章关键词
访惠聚;基层治理;智慧赋能
参考文献
[1] 吕永红,曹剑华.南疆乡村社会治理场域的特征、矛盾及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南疆“访惠聚”活动的调研[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06):50-58.
[2] 张杰,付奎.新型基层治理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了吗?——“访惠聚”驻村工作政策效应评估[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50(05):1-12.
[3] 罗强强,王燕子.基层治理中的情感沟通与和谐民族关系建构——基于新疆哈密一个多民族社区的田野考察[J].民族研究,2021, (03):63-74+140-141.
[4] 赵敏,李若青.“访惠聚”:建构党和国家与民族社会的畅达桥梁[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05):89-95.
[5] 曹生龙,朱远来.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实践与发展——以“访惠聚”工作中的新疆农村社会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8(03):78-85.
[6] 孙秀玲,马丽."访惠聚"驻村工作是党中央治疆方略在新疆的伟大实践[J].新疆社会科学,2018,(01):158-162.
[7] 周建鹏,冯翔鹤,马凤强.“访惠聚”活动的哲学意蕴、理论向度和实践价值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45(05):20-26.
[8] 张振华,代晓辉.“访惠聚”:新疆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3):50-52.
[9] 顾光海,冯婷玉.论“访惠聚”对新疆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45(01):38-4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