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用于拟亲属称谓的语义演变研究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李 倩
文章摘要
汉字“干”具有多重语义,本文聚焦于“干”字在汉语拟亲属称谓中的语义演变,通过共时描写与历时演变,系统梳理“干”字语义演变历史,并根据引申出的语义探究“干”作为拟亲属称谓的发展演变,分析其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的语义特征,探讨古代“干”从其本义如何演变至表示干亲关系并用作拟亲属称谓语。
文章关键词
“干”字;拟亲属称谓;语义演变;干亲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倩蕾.汉语拟亲属称谓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5.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6. [3] 毕鸿昌.浅析我国古今干亲文化的形成原因[J].西部皮革,2016,38(12):176. [4] 晁福林.甲骨文"干"字说——关于商代低级武士的一个考察[J].中国文研究,2018(01):104-120. [5] 焦树芳.“干”字的职用演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1):57-65. [6] 李全生.义缘关系:干亲结认现象初探[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03):9-17. [7] 李乐毅.“干”字辨[J].语文建设,1991,(10):30. [8] 李杰.汉语中“干”的多角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