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具与组织协作革新:基于技术哲学与组织变革理论的深度探析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王 万
文章摘要
在数字化转型的全球化浪潮中,组织协作模式正经历从“传统低效”到"智能协同"的根本性变革。本文以飞书、钉钉、企业微信三大数字化协作工具为研究对象,结合技术哲学中的“工具存在论”、组织变革理论中的“路径依赖”原理,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工具演进规律,深度剖析数字化工具革新的必然性、价值本质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工具不仅是提升效率的“技术载体”,更是重构组织认知模式、打破协作边界的“哲学媒介”;而变革的核心障碍并非技术门槛,而是源于对传统工作模式的“认知惰性”与“路径依赖”。通过案例分析与哲理思辨,本文提出"工具-认知-文化"三位一体的变革框架,为组织实现数字化协作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文章关键词
数字化工具;组织协作;技术哲学;认知革新;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技术之思[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Gartner.2024 年全球数字化协作工具应用报告[R].202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 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卡普.技术哲学纲要[M].王飞,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8] 王德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9] 陈春花.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 [10] Tapscott,D.The Digital Economy: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M].New York:McGraw-Hill,201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