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物以存真,写人以动情——非遗手工艺纪录片的双线表达与微纪录片矩阵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黄欣艺
文章摘要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在当下面临诸多困境:传承人群体老龄化、生活场景逐渐消失以及受众传播结构失衡,使得许多技艺濒临断代。纪录片作为影像形式,凭借真实性与完整性,在非遗保护与传播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它既能以长时间跟拍、细节特写等方式实现技艺的文献性记录,为后续研究与教学提供可追溯的档案,又能通过人物叙事与生活场景塑造建立观众的情感共鸣,实现“因人而传”的传播效果。在融媒体语境下,《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了跨平台联动的成功经验,也揭示出碎片化表达可能削弱文化语境完整性的风险;《非遗有新人》则表明短视频在传播上的覆盖面广,但易陷入模式固化与内容同质化的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以文献性与共情性双线并行为核心的非遗纪录片表达路径,并探索“分级微纪录片矩阵”策略:通过门类总论、地域派系与工序卡片三个层级,实现长篇的系统呈现与短视频的高效触达相结合。研究旨在为非遗影像化提供一条兼顾保存与传播、深度与广度的可复制路径。
文章关键词
非遗手工艺;纪录片;文献性;共情性;微纪录片
参考文献
[1] 杜菲菲.光影载非遗镜头续文脉[J].今传媒,2020(10):128-130. [2] 于德强.非遗题材系列微纪录片创作的实践与思考[J].今传媒,2018(12):121-122. [3] 张传智.融媒体时代非遗文化纪录片传播效果影响分析——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戏剧之家,2019(31):142-143. [4] 韩秀明.短视频环境下非遗微纪录片的实践探索——以《非遗有新人》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21):155-15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