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思辛
文章摘要
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系统分析了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政策。通过对现有政策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当前政策在满足失独老人基本生活需求方面仍存在不足。研究指出,现行政策多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帮扶,而忽视了失独老人在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高层次需求方面的缺失。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旨在为政府优化养老保障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失独老人从“被动受助”向“主动参与”转变,最终实现尊严养老与价值重构。
文章关键词
失独老人;养老政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参考文献
[1] 杨勇刚,胡琳娜,马刚.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失独老人养老风险化解机制——基于对河北省保定市的调研[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02):100-106+159-160.
[2] 任慧霞,李红艳.中国失独者养老困境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07):1778-1781.
[3] 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4,20(01):107-112.
[4] 郝佳.我国失独群体社会保障现状与问题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4(01):125-130.
[5] 方曙光.断裂、社会支持与社区融合:失独老人社会生活的重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05):105-112.
[6] 徐晓军.失独父母边缘化的路径、类型与社会风险——基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53(06):22-30+2.
[7] 龚志文,刘太刚.我国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差异化制度设计研究——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视角[J].学习论坛,2015,31(07):55-59.
[8] 刘文洁,谭剑,周梅芳.广州市越秀区失独家庭养老需求分析与社区养老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5):830-833.
[9] 崔树义.我国“失独家庭”老人社会救助研究[J].东岳论丛,2017,38(08):19-26+2.
[10] 方曙光.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失独老人的社会生活重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4):104-108.
[11] 杨小菊.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我国失独家庭的扶助政策设计[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0):36-40.
[12] 李秀梅,赵丹慧,李春英.我国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探讨——以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为例[J].桂海论丛,2016,32(03):112-117.
[13] 向燕辉,沃建中.北京市计划生育困难人群不良情绪状况及相关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2):1849-1852.
[14] 赵仲杰.城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给其父母带来的困境及对策——以北京市宣武区调查数据为依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02):55-59.
[15] 张瑞凯.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现状及救助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 Y 区的调查[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 (04):90-94.
[16] 徐广亚.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失独老人社区照顾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17] 任杰慧.失独老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基于广州、成都和南京三地的田野调查[J].社会保障研究,2021,(01):35-4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