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倪 萍
文章摘要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理念,明确阐述教学过程就是学习者不断进步、不断生长的过程。将此生长观迁移至课堂教学中,表明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而衍生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互动——师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这一理念的产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探索,并不断完善、发展、丰富自己,从而实现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
文章关键词
“生长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 杨春喜.积极生长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初探[J].数学之友,2024,(12):32-34.
[2] 徐英.开放的课堂生长的数学——听符永平老师的课堂改革数学课有感[J].初中数学教与学,2024,(12):21-23.
[3] 窦平.研、展、评:指向数学思维生长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04):54-56.
[4] 李慧.顺应思维,追寻自然生长的数学课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教学实践和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4,(05):67-69.
[5] 林院珊.在“说理”中生长——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考试周刊,2023,(27):93-97.
[6] 江萍萍.基于数学文化的“生长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3,(04):3-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