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 聪
文章摘要
交通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始终处于工作的最前沿。随着舆论场角力的升级,公安交警及交管工作始终处于舆情压力之下。2024年发生的“路虎案”及“珠海案”最终成为全国关注的交通舆情事件,均是由社会过度关注、群众期望过高、维权意识提高等因素影响演变而来。通过对上述两案当地政府应对策略的对比研究可以直观发现,面对来势凶猛的交通舆情可以通过重时效、讲事实、有目的、显温情的治理措施,来消弭误解、打消猜忌,最终实现舆情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文章关键词
交通舆情,舆情治理,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秋声.自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舆情疏导机制研究[J].今传媒,2025,33(05):115-118.
[2] 吕浩威.涉警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研究[J].中国信息界,2025,(04):141-144.
[3] 褚玉晶.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路径[J].数字化传播,2025,(04):8-10.
[4] 杨威.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策略[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5,32(01):122-127.
[5] 肖英子.刍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J].品位·经典,2025,(03):107-109+112.
[6] 唐钧,黄伟俊.公共部门的社会舆情“回应风险”分析及治理—基于典型“警情通报”案例的实证研究[J].电子政务,2025,(03):76-88.
[7] 陈述.合则强,孤则弱: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治理研究[J].新闻传播,2024,(17):22-24.
[8] 朱贺.社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管理研究[J].新闻世界,2024,(04):62-64.
[9] 吴彩朋.风险治理视角下网络舆情治理优化路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4,(05):79-82.
[10] 文静.交通运输行业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机制建设[J].中国信息化,2024,(02):87-8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