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仝 威
文章摘要
市政隧道可以有效缓解现代化城市交通压力,保障管道畅通无阻,但施工中易发生塌方事故,现如今已成为制约工程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聚焦市政隧道施工塌方,运用理论建模揭示地质、技术、管理及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塌方多由不良地质未探明、支护工艺不合理、监测预警失效及周边环境扰动等因素共同诱发。据此提出“勘察-施工-监测-应急”全链条预防策略,包括精细化地质预报、适应性支护技术、智能化监测系统及多部门协同机制。本研究旨在为市政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降低塌方风险及经济损失。
文章关键词
市政工程;隧道施工;塌方成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建文,孙龙.管棚支护在隧道塌方冒顶处治中的应用[J].北方建筑,2024,9(06):88-92.
[2] 邓翔浩.某隧道塌方灾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法[J].青海交通科技,2024,36(06):125-128.
[3] 张立爽.隧道关门塌方生命救援预设系统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4,(18):117-118+144.
[4] 何鹏.隧道施工安全数字孪生体的构建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24.
[5] 刘媛媛.隧道施工塌方事故致因分析与应急决策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24.
[6] 刘志锋,陈名煜,吴修梅,等.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隧道塌方风险预测研究[J].水力发电,2024,50(03):31-3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