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于 永,吕锦杉
文章摘要
本文聚焦水利水电工程资源错配问题,系统剖析内涵、表现与优化路径。资源错配在微观层面体现为项目要素失衡,宏观层面涉及政策传导与工程实践的脱节,如云南寻甸干旱实践揭示的水权分配矛盾。多维表现包括静态空间失衡、动态时间失调,以及技术管理错配与信息不对称的叠加效应,如人工监测导致的数据滞后和部门数据孤岛引发的执行断裂。系统优化需构建数字化平台与跨部门协作的双轮驱动模式,贵州清水江数字孪生项目通过全要素数据集成提升协调效率30%,贵州省联合办公机制整合部门需求,云南省"润滇工程"以打包申报破解财政约束。研究强调资源优化需突破线性思维,通过政策、技术、管理的三元融合实现系统性突破,为水利水电工程现代化转型提供制度范本。
文章关键词
资源错配;水利水电工程;动态调控;双碳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卓.绿色信贷,金融资源错配与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财会通讯, 2024(11):81-86.
[2] 赖金露.行业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与资源配置研究[J].经济管理学刊(中英文版), 2024(1):34-48.
[3] 刘涛,尚晓菲,霍静娟.黄河流域农业水利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3(4):6.
[4] 刘欢,甘永德,杨钦,等.基于水网视角的水资源与关联要素适配性评价[J].水资源保护, 2024(5):62-68.
[5] 郭海红.数字乡村建设,资源要素错配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1):102-11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