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 锋,冯宪勇
文章摘要
水利水电施工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创新,是保证工程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稳定的重点。施工期水土流失呈现显着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动态特征,并受到地形,气候和施工活动等因素影响而呈现高度剧烈和复杂的特点。目前的防治工作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生态恢复规划欠缺和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极大地影响着防治效果。为了更好地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本文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管理体制、促进生态恢复以及增加资金投入。采用遥感技术与无人机监测相结合,并与先进水土保持材料与工艺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另外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长效开展,保障生态保护和工程建设并行不悖。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可以达到较好的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文章关键词
水利水电施工;水土流失;技术创新;生态恢复;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 周金星,关颖慧,汪亚峰,等.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与示范[J].生态学报, 2024, 44(18):7937-7943.
[2] 马振国.水电站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及标准化防治措施[J].大众标准化, 2025(3):82-83.
[3] 吕彦伟.农业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J].新农民, 2025(16).
[4] 王飞.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对策[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 2023(3):1399-1400.
[5] 李艳.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A, 2022(5):4.
[6] 陈娟.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分析[J].水上安全, 2024(9):97-9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