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乔金虎,周慧平
文章摘要
河长制作为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制度创新,为基层河道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与责任体系。本文基于河长制“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核心要求,分析基层河道管理在责任落实、协同机制、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网格化+智能化+社会化”的三维创新管理模式,并结合江苏、浙江等地的实践案例,总结出“责任闭环化、治理精细化、参与多元化”的实施路径。研究表明,通过构建“河长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协同体系,可使基层河道水质达标率提升20%-30%,岸线违法占用率下降40%以上。研究成果为完善基层河道管理体系、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文章关键词
河长制;基层河道管理;模式创新;协同治理;智慧监测
参考文献
[1] 李福春,王经烈.浅析人工智能在基层河道管理智能办公的应用——以新沂河道管理局为例[C]//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第十五届防汛抗旱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骆马湖水利管理局新沂河道管理局;,2025:409-413.
[2] 杨心勇.基层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四川水利,2021,(S1):151-153.
[3] 陈宁,金鑫.浅谈基层河道管理单位在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和对策[J].治淮,2015,(02):30-31.
[4] 王承敏.河道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4):16.
[5] 黄娟,李鹏.聊城市徒骇河与马颊河标准化管理现状与对策[J].山东水利,2021,(06):32-3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