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魏健豪
文章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威胁。当前可用的修复技术种类繁多,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但各类技术在适用条件、处理效果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通过系统对比不同修复技术的核心参数和实际应用表现,旨在为特定污染场景下的技术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地下水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
文章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适用性;对比
参考文献
[1] 高艺玮.东营地区加油站土壤地下水污染状况及环境管理措施[J].中国环境监察,2024,(12):108-112.
[2] 罗育池,韩奕彤,王刚,刘畅,宋宝德,秘昭旭,王先稳.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在离子型稀土矿区的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24,18(10):2995-3005.
[3] 郑廷雨,姚元,刘睿,叶渊,朱焰,刘玉涛,宋坦坦.地下水污染场地异位修复及阻隔防控联合治理模式[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4,(12):109-118.
[4] 文嘉,董浩然,方颖.环境铬污染高效修复策略[M].湖南大学出版社:202409.228.
[5] 邵将,赵星华,方超鹏.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分析与展望[J].山东化工,2024,53(16):275-277.
[6] 牛建敏,臧翀,周敏,张量,李红艳.某典型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计与工程应用[J].环境科技,2024,37(04):43-46.
[7] 刘鹏,桑春晖,张红振,肖萌,孟豪,李香兰.SiteWiseTM 评估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地下水污染环境足迹研究[J].土壤学报,2025,62(02):448-458.
[8] 侯娟.PRB 技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专利技术分析[J].清洗世界,2024,40(06):76-78.
[9] 王积才,秦登,包雨婕.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绿色低碳修复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12):90-92.
[10] 杨飞.天津某工业地块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区域重叠修复工程分析[J].节能,2024,43(06):81-8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