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宿主免疫稳态调控的系统性研究

ISSN:2811-051X(P)

EISSN:2811-0781(O)

语言:中文

作者
李文慧
文章摘要
目的:全面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通过实验分析,明确其对宿主免疫稳态的调控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24年4月-1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粪便样本,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收集患者外周血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ELISA检测技术评估宿主免疫指标,探讨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宿主免疫稳态之间的关联性。结果:门类水平对比,疣微菌门无差异(P>0.05),实验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等三门显著升高(P<0.01);属类水平中,实验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及粪杆菌属显著减少,条件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属和普氏菌属显著增多(P<0.01);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示,实验组多样性及丰富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 IL-6(125.32±32.79)、TNF-α(89.26±21.58),明显高于对照组(48.63±15.40)、(35.80±12.32),实验组IL-10(18.75±5.66)明显低于对照组(32.46±8.94),且实验组 IgG(12.54±3.13)、IgA(15.87±4.26)均低于对照组(15.87±4.26)和(3.42±0.97),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与宿主免疫稳态失衡密切相关;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落,能够为急性胰腺炎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文章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肠道微生物群落;宿主免疫稳态;宿主免疫调控
参考文献
[1] 傅恺,许晓辰,皇海萍,等.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OL].空军军医大学学报,1-8[2025-06-24]. [2] 包甘柱,梁鲁,姚碧辉,等.肠道菌群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与挑战[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5,41(5):91-96. [3] 李金文,丁旺,张任珣,等.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OL].中医学报,1-10[2025-06-24]. [4] 崔钰莹,周琪,尚东,等.基于“菌群-代谢-免疫”轴从“毒热”论治急性胰腺炎的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4,26(10):2676-2681. [5] 任一静,李志,周鑫,等.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变化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4,35(10):1571-1580. [6] 范诗琴,郑文莉,马静.肠道菌群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J].生命的化学,2023,43(11):1767-1772. [7] 周筱雨,胡良皞,王丹.胰腺疾病的肠道微生物群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10):1218-122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