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星星
文章摘要
在急诊重症监护场景中,镇静镇痛是综合管理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镇静镇痛的药物选择优化、评估体系创新、管理策略迭代及特殊人群考量等维度,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与目标导向和个体化调整理念充分结合,深入剖析当前策略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强调多模态镇痛、动态评估和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思路参考。
文章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镇静镇痛;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 胡小路,胡煜,王倩,等.阶梯管理联合信息化识别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25,32(2):175-177.
[2] 徐栋栋.探讨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应用在 ICU 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J].特别健康,2022(5):237-238.
[3] 周国琴,章兵,郭志波,等.成人创伤患者早期镇静镇痛管理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探讨[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5,18(1):65-70.
[4] 张猛.护士主导的危重症患者镇痛镇静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11):47-49.
[5] 许姗.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作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194-195.
[6] 岳珑,李洁,盛松,等.中医外治法用于辅助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镇静镇痛疗效的 Meta 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2,29(2):202-207.
[7] 王芳.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选用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0):124-125.
[8] 郑忠骏,叶英,兰超,等.急危重症医护人员镇静镇痛认知状况的多中心调查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1):93-99.
[9]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24)[J].中华儿科杂志,2024,62(3):196-203.
[10] 苗磊,廖静贤,申潇竹,等.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在重症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急诊杂志,2023,24(5):243-248.
[11] 汤玉玲,杨丽,刘琪燕,等.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重症监护室多发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3,43(8):65-67.
[12] 袁思成,曹维娟,黄洋,等.针刺对老年重症肺炎有创机械通气镇痛镇静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1,41(9):971-978.
[13] 周一,刘韶华,覃松,等.纳布啡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非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效果: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33(1):59-64.
[14] 陈碧碧,黄汉东,唐德志,等.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用于急危重症患者全麻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40(23):3395-3399.
[15] 韩涵,刘亚楠,王龙安.护理人员主导下 eCASH 理念的舒适化浅镇静干预策略在重症脑出血早期康复患者的应用观察[J].临床研究,2022,30(6):174-17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