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 秀,邢学暖
文章摘要
研究背景:心外科术后患者因病情复杂及手术创伤易出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这一并发症不仅延长住院时间且增加病死率。为降低CRBSI发生率,探讨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心外科手术的315例患者临床数据,筛查出患有CRBSI的病例,并对比分析患者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导管置入相关因素(置入时间、置入部位、置入时间长短等),以及术后护理操作对CRBSI的影响。此外,设计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评估干预效果。研究结果:分析发现,CRBSI的发生与以下危险因素显著相关:导管置入时间超过7天(风险增加3.2倍);置入部位在股静脉较其他部位感染率显著提高;患者合并糖尿病、低营养状态及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也为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实施强化无菌操作规范、缩短导管置入时间、改善营养支持及病情监控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CRBSI的发生率由12.5%降至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意义:通过关键危险因素的识别与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心外科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进一步优化导管选择、护理流程及感染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更广泛应用于其他外科手术患者的感染预防。
文章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心外科术后患者;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感染预防
参考文献
[1] 吴红,李凤,席毛毛,谢卫国.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04):333-339.
[2] 袁海蓉,聂琴棋,奉玉兰.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临床护理杂志,2021,20(06):11-14.
[3] 赵明生,陈远岷,左晓英,席秋萍,陆静.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09):104-107.
[4] 李兰,温贤秀,夏琪,肖力,曹海霞,谢林娟.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J].循证护理,2021,7(16):2164-2169.
[5] 谢朝云,蒙桂鸾,熊芸,李耀福,杨怀,杨忠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0,42(06):789-794.
[6] 程文芸,贺静,郭涛,王萍芳,熊青.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1):3875-3878.
[7] 吴金仙.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2):97-9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