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水清,李文燕
文章摘要
目的: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诊治指导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22年7月~2024年11月期间接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行临床实验室检验研究。患者入院后均采集足量痰液样本接受病原微生物检验,并采集患者晨间外周静脉全血样本行实验室检验。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检出类型;比较合并细菌感染者、无感染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37(IL-37)组间差异;比较合并病毒感染者、无感染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组间差异。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检出率为70.00%,以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 感染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检出率为30.00%,以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33.33%)、腺病毒感染(26.67%)为主,其次为副流感病毒(20.00%)、流感病毒(13.33%)感染。较无感染者,合并细菌感染者血PCT、hs-CRP升高,血IL-37降低,且合并病毒感染者血MCP-1、MMP -9、IL-6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开展有利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发病诱因筛查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拟定,可结合血清标记物检验评估因细菌、病毒感染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
文章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原微生物;炎症因子;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 汤朴生,邓玲玉,朱小英.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4):88-90.
[2] 张传玲,方代华,田礼军.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并 HAP 的致病微生物耐药性及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20,26(1):109-114.
[3] 余小丽,陈愉生,林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时病原学检测情况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12):1822-1826.
[4] 陈玲,胡荆江,覃军.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18):2855-2859.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 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0):751-762.
[6] 尹标,黄桂付.支气管哮喘合并病毒感染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6 水平变化[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1):104-107.
[7] 耿在富,王秀萍,王江鹏.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 Periostin、sIL-2R 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相关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4,31(9):1675-1679.
[8] 刘明华,徐金勇,王培培.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 HDAC1、KLF5 水平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6):2340-2344.
[9] 高伟霞,李德亮,张靖,等.血清 MMP-9、CHL1、IL-13 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价值[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4,58(6):407-412.
[10] 吴旭,王浩凌,岳雪,等.PCT、IL-37 联合 TNF-α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细菌感染中的预测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2):136-140.
[11] 张绍凤.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14):87-90.
[12] 雷东红,葛雯雯,闫凡,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的关系及其对患儿 IgE、细胞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14):1843-184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