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杆菌对宫颈HPV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影响

ISSN:2811-051X(P)

EISSN:2811-0781(O)

语言:中文

作者
杜秋婉,邱剑萍
文章摘要
目的:宫颈HPV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乳酸杆菌治疗,研究乳酸杆菌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样本抽取节点为2022.04-2025.04,构成来源为宫颈HPV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收录样本为100例,红蓝球法随机拟定2组,即对照组(50例,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研究组(50例,乳酸杆菌治疗),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受试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性水平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PV携带率以及病毒负荷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后1个月、3个月时研究组混着HPV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病毒负荷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PV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施行乳酸杆菌治疗,与单一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比较,其能够达到比较明显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恢复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提高HPV转阴率,降低病毒负荷量,值得临床推广。
文章关键词
乳酸杆菌;宫颈HPV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
参考文献
[1] 徐保华.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J].临床研究,2025,33(5):136-139. [2] 胡晓军,张静华,孙娟,王晓林,尤小燕.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25,46(5):524-528+534. [3] 李菡旖,钟玉,颜江,李竞,程湘怡.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宫颈癌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5,32(3):73-76. [4] 张宁宁,杨哲,檀丽梅,李振宁,王迪,魏永志.宫颈高危型 HPV 感染对阴道微生态失衡及 HB-EGF 和 EGFR 表达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4,33(1):42-46. [5] 谯坤,闵少菊,侯丽,黄进友,田茂丫,谭玉洁.阴道微环境失衡对 HPV 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4,49(6):859-865. [6] 肖玮,卢雄.妊娠期生殖道 HPV 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 HPV 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13):64-67. [7] 温颖能.HPV 感染的 HSIL 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与健康人群对照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4,11(7):806-808. [8] 张文,张海燕,陈讯.宫颈癌高危型 HPV 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与阴道微生态环境、miR-222、miR-18a、lncRNA SNHG12 的相关性[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4,32(8):1636-164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