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正逵,杨丽金
文章摘要
目的 比较CT扫描与核磁共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介入治疗预后评估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CT组及MRI组,每组31例。CT组行CT扫描,MRI组行核磁共振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漏诊率。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肿瘤病灶大小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MRI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的漏诊率高于MRI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及肿瘤病灶大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MRI组改善程度优于CT组(P<0.05)。随访6—12个月,MRI组的PFS及OS均长于CT组(P<0.05)。结论:相比CT扫描,核磁共振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预后评估中有效性更高。
文章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CT;核磁共振(MRI);诊断;介入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 陈茜,王明雪.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12):38-40.
[2] 陈茜,王明雪.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价值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12):24-26.
[3] 赵永利,王新南.比较核磁共振与 CT 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研究,2023,31(1):116-118.
[4] 陈郝.核磁共振与 CT 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9):70-72.
[5] 吴燕君.核磁共振与 CT 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6):42-44.
[6] 金长海,王芳,李艳红,李保卫,杨小英,李志加,贺晓磊,张辉.双能 CT 扫描联合血清 HMGA2 和 STAT3 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3,21(10):125-127.
[7] 孙蕾.核磁共振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6(8):969-971.
[8] 郭虎,王哲,刘蕾.多层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癌症进展,2022,20(24):2579-2581.
[9] 周广建.核磁共振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5):152-154.
[10] 许晶,李英丽,宋曼,庄雄杰.MSCT 多期增强扫描配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31(12):2293-2296.
[11] 郑丽丽.多层螺旋 CT 与核磁共振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 2022(5):144-14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