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应用价值

ISSN:2811-051X(P)

EISSN:2811-0781(O)

语言:中文

作者
张 红
文章摘要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以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结果,并观察确诊患者疾病分期情况。结果:(1)经术后病理学检查,10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为90例,确诊率为90%。确诊的90例患者中,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分别为31例、28例、31例;病理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分别为29例(ⅠA14例、ⅠB15例)、29例、18例(ⅢA8例、ⅢB5例、ⅢC5例)、14例。(2)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对比,三种诊断方案中,上述数值以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检查最高,核磁共振检查次之,多层螺旋CT检查最低,P<0.05。(3)相较于病理诊断,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子宫内膜癌准确率分别为79.31%、79.31%、83.33%、85.71%;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66%、86.21%、88.88%、85.71%;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55%、96.55%、94.44%、92.86%。在诊断不同病理分期子宫内膜癌方面,联合检查准确率最高,核磁共振检查次之,多层螺旋CT检查最低,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疾病诊断准确率更高,且可以明确病情分期,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文章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子宫内膜癌;分期
参考文献
[1] 李国霞.多层螺旋 CT 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 2022(1):127-129. [2] 鲍秋英,倪志华,陈艳.多层螺旋 CT 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8):52-54. [3] 王全学.多层螺旋 CT 与核磁共振联合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21):118-121. [4] 王恒娟,张杉,陈海云.CT 联合 MRI 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8(10):51-53,56. [5] 杨礼,邓焕君.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层螺旋 CT 对卵巢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8(11):118-121. [6] 田旭,田咏梅,严明.观察多层螺旋 CT 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临床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213. [7] 谭云亮.观察多层螺旋 CT 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临床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12):239-240. [8] 刘玉雪.MSCT 与 MRI 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5):51-54. [9] 徐丹妮.多层螺旋 CT 与 MRI 联合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5):189-190,195. [10] 马卓亚,樊红光.MSCT 在子宫内膜癌病情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8):3412-3415. [11] 官燕玲,陈俊,陈雯,干艳英,毛凤玲.MSCT 联合 MRI 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2021,19(5):79-81,85. [12] 张培,陈殿森,祁燕.MSCT 与 MRI 联合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临床价值[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9,17(6):98-100. [13] 邢德厚,李楠楠,孙伟.CT 联合 MRI 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果评价[J].世界复合医学,2023,9(9):50-52,56. [14] 岳翔,赵鑫,崔书红,郝济森,卢艳标.多层螺旋 CT 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转移及肌层浸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 2021,36(5):864-86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