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ISSN:2811-051X(P)

EISSN:2811-0781(O)

语言:中文

作者
万小女
文章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泌尿系统感染(UTI)的有效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选取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00例UTI患儿,随机分组,各50例。在诊断方面,观察组采用综合诊断策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影像学检查(如B超)和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测;对照组仅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在治疗方面,两组患儿均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固定治疗方案。记录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UTI的诊断中,综合诊断策略准确性更高,在治疗时则可以根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策略,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文章关键词
儿科;泌尿系统感染;诊断与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郑义,李佳,杨小栎,等.乌鲁木齐地区儿童泌尿疾病感染病原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4,50(07):679-682. [2] 柯美桃,阮玉超.人文关怀联合综合护理对尿路感染患儿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2):179-180. [3] 樊宏卫.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06):902-903+906. [4] 江丽梅,袁海花.小儿泌尿系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05):251-253. [5] 叶涛,王佳,余谦.儿童泌尿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0):3848. [6] 吴瑞娟,杨艳芳,贾璐彩,等.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J].安徽医学,2023,44(04):415-419. [7] 张碧颖,赵瑞芳,沈燕丽,等.以肾皮质显像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肾脏超声在儿童肾瘢痕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29(11):1105-1108. [8] 张小敏,朱梦茹.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3):17-19. [9] 涂娟,陈朝英,夏华,等.表现为肾病范畴蛋白尿的儿童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特点[J].临床儿科杂志, 2021,39(06):429-432+436. [10] 徐宏业,张玲玲,杜国强,等.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后双 J 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1,20(04):334-339. [11] 孙春杰,党娟,李延,等.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04):512-515. [12] 赵谭静,何翠瑶.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儿童复杂性泌尿系统感染药学会诊的病例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24(03):256-260. [13] 尹璐,杜悦,王秀丽,等.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50(01):68-72. [14] 赵凯凯,蒋锴.八正散加减治疗小儿泌尿系统感染(膀胱湿热型)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2):111-112. [15] 仇卫兵.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敏感趋势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07):53+55. [16] 洪永星.临床药师参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与药学实践的探究[J].抗感染药学,2020,17(03):390-392. [17] 许咏青.小儿泌尿系统感染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4):57-59. [18] 许咏青.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200 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3):60-6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