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非遗融入来华留学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

ISSN:2737-4297(P)

EISSN:2705-1358(O)

语言:中文

作者
于 玥,陈 熔,贺美淇
文章摘要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积极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聚焦跨文化人才培养,探讨地方非遗在学生成长、企业发展、文化传播和教育国际化方面特有的价值意蕴,通过梳理来华留学教育现状,总结地方非遗教学实践“四难”,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一团队、两使命、三举措、四行动”的地方非遗融入来华留学教育机制,通过顶层规划、课程构建、师资培育、校企协同及知行合一等路径,有效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章关键词
来华留学教育;地方非遗;价值意蕴;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 [2]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EB/OL]. [3] 李安涛.加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N].中国档案报,2024-3-7(1). [4] 苏雪梅,关敏.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以云冈文化英语教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2):54-57. [5] 袁茜,刘宁轩.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基于对江苏高职院校留学生群体的调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05):75-80.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