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文杰
文章摘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与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慢就业”现象,是指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并未选择立刻进入常规性职业岗位,而是主动或被动地延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窗口。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个人价值观念和能力结构的因素,也受到家庭支持、学校培养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尝试从个体、家庭、学校与社会多层次的互动中探讨“慢就业”的生成机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文章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生态系统理论;就业困境;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 邱莉莉,王洁莹,俞承艳.高校“慢就业”现象调查及应用对策——以杭州医学院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4,(12):163-165.
[2] 冯雨奂,王丽婷.“扎根”还是“上岸”——地方二本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内在成因及引导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24,(06):89-101.
[3] 董昕灵,何冬梅,易也难.江苏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思考[J].高教论坛,2024,(12):80-85.
[4] 潘镜宇.积极应对高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 1065 名毕业生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02):180-190.
[5] 梁嘉欣,尚子力.大学生“慢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24,37(34):183-186.
[6] 刘航,贺文霄.“慢就业”视域下党建赋能就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 Z 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2):26-2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