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声诗境——柳宗元《江雪》

ISSN:2737-4297(P)

EISSN:2705-1358(O)

语言:中文

作者
幸 栖
文章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戴于吾合唱作品《江雪》如何通过民族音乐元素与技法转化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文章通过文本细读、音响版本比较,及诗词美学的互文分析与研究得出,作品通过民族性的调式、民族性和声、声腔韵致、留白美学、复调技法、音色虚化等多重技法,将古典诗词成功转译为听觉意象,模拟出中国画的空间感与诗词的余韵,在寂静与声响的辩证间,既勾勒出寒江的空寂,更刻画出“孤舟蓑笠翁”的孤傲精神。由此可见,该作品超越了简单的古诗词配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现代转译的典范,为当代音乐创作应如何扎根民族文化提供了深刻启示。
文章关键词
《江雪》;民族音乐元素;留白;文化意象
参考文献
[1] 徐珂莹.戴于吾合唱作品的创作技法——以童声合唱《素描三首》为例[J].琴童,2024. [2] 张贺.“言不尽意”视域下古典诗歌的“留白”美:以柳 宗元《江雪》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184-187. [3] 邓晓晨.魏晋南朝“言不尽意”理论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2. [4] 姚兰.文化对等理念下古典诗歌翻译的意境美学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4,44(3):87-89. [5] 杨咏梅.戴于吾三首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唱艺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