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祖盟,潘俊莹
文章摘要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与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管理评价体系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举措之一。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与比较教育政策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梳理我国高校分类管理政策演进历程,深入剖析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分类标准科学性不足、评价指标同质化、省级统筹缺位、高校自主权受限等问题,并基于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提出优化路径,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文章关键词
分类管理评价;国际比较;中国特色;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顶明,牛丹.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的源流、实践与省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3,21(02):19-32+188.
[2] 刘振天,张蕊.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政策历史演变、逻辑特征及前景展望[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02):142-149.
[3] 周光礼.论高校分类的中国逻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3,21(02):10-18+187-188.
[4] 魏依晨.分类管理破除“千校一面”推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N].科技日报,2022-08-11(007).
[5] 徐辉.加快“双一流”建设的五大突破[J].教育研究,2025,46(06):28-33.
[6] 陈厚丰.英美高等教育分类政策比较——以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和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2):88-93.
[7] 眭依凡,许超.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内部经费资源配置结构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与经济,2023,39(04):82-88+96.
[8] TheCarnegieClassificationofInstitutionsofHigherEducation[EB/OL].[2025-07-24].https://carnegieclassifications.acenet.edu/carnegie-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methodology/basic-classification/.
[9] 郑淳.美国高校何以开展社会服务评价——基于对卡内基高校社会服务选择性分类体系的系统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25,38(02):58-69.
[10] 雷家彬.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的设计功用与社会回应[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35-39.
[11] 李立国.大学治理的转型与现代化[J].大学教育科学,2016,(01):24-40+124.
[12] 崔慧丽,潘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分层与分类的概况、特点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6,(05):135-140+14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