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索

ISSN:2737-4297(P)

EISSN:2705-1358(O)

语言:中文

作者
张东芳,张 虹,钟秀宏,张以忠,赵东海
文章摘要
目的:分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不足以及应对策略。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和个人工作心得,评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价值,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分析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助于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和具体教学工作,也能匹配时代特点,该工作中的问题表现较为多样,包括教师缺乏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能力、实践经历偏少、考核工作不完善等。应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包括加强教师数字化工作能力、强调实践管理、优化考核工作等。结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必要性,相关问题也较为复杂,未来工作中应结合各学校情况,从共性到个性分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针对性予以控制,服务教学工作、推动学生成长。
文章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尚月,吉武俊.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分析[J].四川劳动保障,2025,(09):46-47. [2] 安冬平,何旭曙.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国特色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引领逻辑与优化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5,24(03):27-34. [3] 康小孟,唐明军.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2):72-76. [4] 张磊,邵尚文,徐光立,等.住院医师“双师型”临床带教师资培养策略[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5,9(04):273-276+290. [5] 徐侨.医学职业院校青年“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J].光明中医,2025,40(04):779-782. [6] 王舜,何云飞,王锦迪,等.民族地区“双师型”护理教师发展研究及优化路径——以云南省西双版纳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05):33-37. [7] 李冬,肖靖琼.高职护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07):80-83. [8] 张景斌,王诗洋,李明华,等.“双一流”背景下如何加强校、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吉林医学,2022,43(06):1725-1727. [9] 李俊龙,李琴,黄康.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22,(03):66-70. [10] 彭婷.基于校院深度合作的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成才之路,2020,(27):8-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