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永龙
文章摘要
生态浮岛技术作为集水质净化、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于一体的柔性治理方案,对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30%~50%、40%~60%、45%~70%,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应用广泛。当前生态浮岛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多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忽略了生态修复、技术经济、景观提升等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技术经济、景观提升四大维度的生态浮岛技术应用效果评价体系,为营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城市水生态目标提供科学支撑与技术保障。
文章关键词
生态浮岛;黑臭水体;效果评价;水质净化;生态修复
参考文献
[1] 王超,陈亮,胡晓宇,等.生态浮岛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6(16):35-36.
[2] 吴湘,叶金云,杨肖娥,等.生态浮岛植物在富营养化养殖水体中去磷途径的初步分析[J].水产学报,2011,35(6):905-910.
[3] 杨凤娟.不同工艺生态浮床技术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机制及示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4] 孙真,陈涵肖,付尚礼,等.生态浮岛处理微污染水体综述[J].环境工程,2018,36(12):10-15.
[5] 李淑,周元清,胡承,等.水生植物组合后根际微生物及水净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3):148-15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