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路径探究

ISSN:2737-4297(P)

EISSN:2705-1358(O)

语言:中文

作者
翟进伟
文章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初中教育阶段中重要的课程,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的重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既要强调知识的灌输,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感情的培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转型和思潮激荡的时代,“士”精神在这一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他们对知识的推崇、对真相的探求和对未知事物的探求,已是人类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动力。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把战国时代的“士”的精神和人文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充实课堂的内容,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了解,开阔他们的思想眼界。鉴于这一现状,文章拟以战国时期“士”精神的相关概述为切入点,阐述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最后重点研究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从而为今后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文章关键词
战国时期;“士”精神;初中语文;价值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凯.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4,(18):49-52. [2] 施展.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4,(04):72-73. [3] 魏玲霞.初中语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甘肃教育,2024,(02):19-22. [4] 董彩凤.从《唐雎不辱使命》看中国人“士”的精神[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Z2):112. [5] 赵改燕.走进“士”的精神世界——《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豫让故事品读[J].名作欣赏,2023,(11):26-28+76. [6] 李一阳,朱建涵.春秋战国时期南北地域文化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20,(16):217-21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