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谢卫华,肖 凯,毛 震,王婷婷,陈 俊
文章摘要
目的:评估EV3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5年5月收治的7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支架植入技术不同分为EV3支架组(38例)和传统支架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EV3支架组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10.53%)显著低于传统支架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3支架组术后24小时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改善程度优于传统支架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更大(P<0.05);炎症因子水平控制更佳(P<0.05)。结论:EV3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可有效降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章关键词
EV3颈动脉支架;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回顾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佳伟,韩露洁,沈盼盼,王培文,俞伟涛,王慧远,舒震宇,张圣,耿昱.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体积进展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5,42(5):440-446.
[2] 谢金锋.球囊扩张直径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25,34(4):263-267.
[3] 刘菲菲,杨美玲,林守虹.双主体三步法护理模式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及服药依从性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5,15(3):135-137.
[4] 高会清,何文龙,许振丹.基于用户决策行为分析模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 2025(4):567-570.
[5] 赵乾,李述军.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14):33-36.
[6] 许小伟,邵祥忠,李林,曹建.CTA评分系统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结局的预测价值[J].海军医学杂志, 2024, 45(8):866-870.
[7] 游朱桂,傅东槐,麻健新,范剑荣,徐瑞卿.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24,31(11):1367-1368.
[8] 唐欣慧,区慧敏,谭杏媚,吴妙珠,王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纽曼系统护理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8(5):126-128.
[9] 彭立立.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综合护理对颈动脉支架狭窄植入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4(8):169-172.
[10] 刘新华,邓建中,吕高鹏.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28(13):87-91+9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