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后的肺功能恢复评估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范武昆
文章摘要
本文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评估展开系统研究。首先阐述病因与发病机制: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黏附呼吸道上皮细胞释放毒性物质,引发免疫反应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肺部损伤;临床特征为潜伏期2-3周,以发热、刺激性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少,影像学有纹理增粗等表现。强调肺功能评估的三重价值:通过FEV1等指标反映损伤程度,依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增减支气管扩张剂,还能预测哮喘等远期疾病风险。介绍四类评估方法,分析年龄小、病情重等影响恢复的因素,指出当前存在儿童配合度低、标准不统一、长期研究不足等问题,总结其意义及现状,展望未来改进方向以助力患儿康复。
文章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恢复;评估
参考文献
[1] 王臻,李雅春,陈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识别[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1):1189-1192. [2] 刘俊玲.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01):23-24. [3] 曾兆彬,王奇伟,刘鼎立,等.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07):1150-1152+1226. [4] 王爱贞,郑兰华,刘美霞,等.高精度超声肺功能仪预测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的分析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03):30-3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