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搬运联合植骨内固定技术对下肢创伤后大段骨缺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分析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黄 金
文章摘要
目的:探讨骨搬运联合植骨内固定技术在下肢创伤后大段骨缺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间本院下肢创伤后大段骨缺损患者,取41例为参照组(单纯植骨内固定技术治疗),取41例为干预组(联合骨搬运技术),对治疗成效展开分析。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骨缺损愈合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更优,和参照组有差距(P<0.05)。结论:骨搬运联合植骨内固定技术能有效提高下肢创伤后大段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骨缺损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文章关键词
骨搬运;植骨内固定;下肢创伤;大段骨缺损;肢体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艾晓明,申博统,李磊.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联合Ilizarov骨搬移术对下肢大段骨缺损患者愈合情况、骨再生相关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3,37(4):72-76. [2] 姬帅,马腾,王谦,等.骨搬运联合植骨内固定技术与单纯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3,25(5):446-451. [3] 钱军余.锌基可降解骨植入体表面金属-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23. [4] 洪海森,洪加源,沙漠,等.锁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37(5):532-534. [5] 李延宏,王景,杜文佳,等.BMP-2基因修饰内皮祖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成骨作用研究[Z].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4. [6] 梅晓龙,张涛,徐卫国,等.对合端植骨内固定联合Ilizarov骨搬移治疗下肢骨缺损的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3,36(2):303-306. [7] 杨昊,罗景文,王帅,等.股骨远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病理性骨折1例[J].临床骨科杂志,2022,25(3):397. [8] 代秀松,张杨西贝,叶龙飞,等.诱导膜技术与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比较[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28(12):829-832. [9] 何昌军,张堃,任程,等.抗生素硫酸钙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15(5):334-340. [10] 龚雪,张萍,廖少娜,等.下肢骨搬运治疗患者参与自身健康照护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J].军事护理,2024,41(3):19-22.
Full Text:
DOI